事业单位面试热点:降温高考,社会也该摒弃“应试思维”
2013-06-12 07:21:02   来源:   评论:0 点击:

高考结束了,在高考期间又见中国式护考,又见一切为高考让路。偌大的中国,进入了全民动员、高度紧张的高考时间。此前,交通部门明确表态,交警发现接送考生车辆



           高考结束了,在高考期间又见“中国式护考”,又见“一切为高考让路”。偌大的中国,进入了全民动员、高度紧张的高考时间。
此前,交通部门明确表态,交警发现接送考生车辆有轻微交通违法行为,可教育提示后放行。北京市规定,接送考生车辆不受尾号限行限制;石家庄市规定,接送高考生车辆交通违法,一律不扣车、不扣证;郑州市加大治理违规小摩,严查机动车鸣笛,确保考生有良好的夜间休息环境;广州交警对34个考场从考前30分钟开始实施临时交通管制,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驶入……
高考意味着社会流动的可能,意味着个体命运的转折,家长、社会重视高考,公权部门出台的一些善待之举,有可理解的拳拳苦心。可是这一年隆重胜似一年的“全员护考”,是不是也有些重视过度、反应过激,从而将本该是一场正常、平常的考试“异化”了?
         以交通问题为例,对轻微交通违法在教育后放行,这本来就是法规的应有之义,应该是执法的一种常态,而不能只是对参加高考者“网开一面”。如今在高考期间的特殊“关照”,只能说明日常的执法,仍有改进之处。
进而言之,一个通畅的交通环境、一个良好的夜间休息环境,还有一个不受网吧袭扰的学习环境,原本就像空气和水一样,不仅仅是参加高考考生的需要,也是每一个生活在自己城市里市民的需要。这些应该是日常生活的常态化配置,而非特殊配置,更不是每年高考期间才可能出现的“太虚幻境”。
           这些年来,舆论常呼吁高考制度改革,剔除应试教育的弊病。但近年来,每逢高考,社会所弥漫的不也是一种“应试情绪”吗?一些白纸黑字的规则,可以为了高考而打破;一些平素难以解决的问题,可以在高考期间找到“速效药”。高考面前,所有的问题似乎都不再成为问题。一些临时管制措施有了道义基础,牺牲其他社会成员的出行权利似乎也无可厚非,这样的社会心理,显然也是需要反思的。
          所有的家长面对即将上阵的孩子,都会有类似交代:要保持一颗平常心。同样,家长、学校、社会,尤其是政府相关部门,也都应该多一些平常心。孩子因故错过了高考,家长不必痛哭流涕;某个别考场秩序出现一点点小问题,学校不必如临大敌;交通有一点点拥堵,交通部门也不必忙着想各种“应急措施”。
           一年有365天,把高考的这几天看得太重,把剩下的那么多天看得太轻,这实在是一种本末倒置。而全社会统一进入“高考时间”,对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讲,无疑也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,“高考定终身”的思维只会越来越严重。

相关热词搜索:山东人事考试信息网 山东公务员考试培训

上一篇: 2013山东省考面试时政热点:保健品乱象源于监管失守
下一篇: 事业单位面试热点:公交安全须斟酌每一个细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