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考热点或假象报考者首减系政策调整
2013-12-23 14:49:07   来源:   评论:0 点击:

 这次考试肯定是砸了!几个热点问题没有准备好。几天前的国考一结束,孙晓然被拥挤的人群裹挟着,从文登路小学考场走出。面对记者,他挠挠头坚定地说:明年还准备考,一个

 “这次考试肯定是砸了!几个热点问题没有准备好。”几天前的“国考”一结束,孙晓然被拥挤的人群裹挟着,从文登路小学考场走出。面对记者,他挠挠头坚定地说:“明年还准备考,一个师兄就是连考四年才成功的。”
 
  尽管热度袭人,但细心的人还是发现:相对于2011年,无论是报考总人数还是单个职位热度,2012年国考首次出现“双降”。据此,有专家称,“国考在历经多年持续升温后,迎来了理性的拐点”。
 
  记者对岛城多所高校及社会上的“考碗族”调查获悉,今年拐点或为“假象”,一个典型例证是,报考人数减少是招考政策调整导致的结果,“国考”依然是千千万万毕业生就业首选。
 
 
  报考公务员依然热得烫手
 
 
  据统计,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从2001年的3万多人,十年间猛增40倍。报名人数已连续多年超过100万,“国考”已成为华夏大地最热门的考试。
 
  谈起为何要考公务员,孙晓然的嘴里蹦出两字:“稳定”。自2007年从中国海洋大学(微博)毕业后,孙晓然就在岛城一家外企做人力资源工作,收入不菲,去年还被提拔为部门副主管。但是,从去年开始,孙晓然所在公司订单锐减,开始裁人,他虽没有成为被裁对象,但“每天提心吊胆,对公务员心向往之”。
 
  除了孙晓然这样的在职 “国考”人员,大学应届毕业生则一直是“国考”主力军。 “现在放弃了周末休息,专心备战国考。上午行政能力测试,下午申论,完全按照考试时间复习。”在青岛大学一自习室内,记者遇到了在此学习的陈惠。她告诉记者,宿舍6人全都开始备战明年的“国考”,很多人还放弃了考研。
 
  “一次复习,终生受用,性价比高。做国家公务员已成为我们毕业生就业的首选”。陈惠告诉记者,班里差不多有一半的同学想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,班里正流行着一句话:“自修室你蓦然一瞥的同学,正在跟你争同一个职位。”
 
  “我现在的工作是考试,工资我爸妈付。”除了应届毕业生,小蕾则是“考碗族”中另一组成部分。自从2009年大学毕业后,她便找到了一份“工作”,只不过“老板”是她的父母,分配给她的工作既简单又艰巨,专职考公务员。
 
  小蕾的父母都在岛城一事业单位工作,收入稳定。作为独生女的她,被家人寄予厚望。稳定、体面的公务员工作,是家人唯一能接受的选择。“已经考了两次,其中一次进入了面试,但最后成绩还是不大理想。”小蕾说,“今年的成绩还可以,但报的岗位太热,结果不好说。父母意思是必须考上。”
 
  “应届生、往届生、在职人员、专职考公者……青岛报考公务员的犹如过江之鲫。”岛城一教育培训机构李老师告诉记者,除去极度热门的“国考”,“省考”、“市考”也是热得烫手。
 
  “从当下标准来说,社会地位高,职业待遇好,工作稳定是人们求职的共识,而公务员则正好符合这些条件。因此,报考火爆也就不出奇了。”他说。
 
  记者从岛城多所高校了解到,在应届毕业生中,不论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,甚至不论是有点想法还是没多少想法的,第一选择大多是考公务员试试。大学生对待国考,甚至有一种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”的心态。很多人表示,参加“国考”就像摸彩票,哪怕机会渺茫,也要摸一把。
 
  “公务员热是一个被迫的选择,因为其他的就业渠道太少或难以进入。”市委党校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分析说,首先“国考”相对公平一些;其次,民企没那么稳定,而且由于近几年国企的拓展,对民企形成了很大的压力;再次,一般性的非政府组织,特别是草根组织,待遇都较差。因此,考公务员成为热门选择。
 
 
  招考条件细化“绊住”报名者
 
 
  2011年 “国考”人数是130多万,2012年人数下降到123.4万,对于6万多人的降幅,很多人得出“降温”的结论。
 
  真的是这样吗?有关专家表示,今年国考人数减少与政策变化等多方面因素有关,但不能就此判断“国考热”降温。相反,今年的竞争可能更激烈。
 
  “对比这几年的职位表,岗位要求越来越细致、越来越严格是一个明显的变化。”在岛城从事多年公考培训的李老师告诉记者,今年“国考”更加注重基层工作经历,明确要求以最高学历报考(研究生不能报考本科生的岗位),不限专业的职位明显减少。这几条政策的调整,将部分考生拦在了报名门槛之外。
 
  在采访中,曾多次报名参加“国考”的刘晓韵告诉记者,今年用人单位设定的报考限制条件更加明确,也让不少报名者未通过审查。例如报考警察,往年要求纠正视力达到4.8即可,今年则要求裸眼视力4.8。
 
  从今年招考简章中了解到,今年岗位要求更加具体、明确,往年不限专业的岗位并不少见,但今年很少。记者发现,今年“国考”专业不限的岗位只有20多个,且主要集中在中央机关。各招录机关根据职位需求,设置了具体的资格条件。有些职位限定条件有10项左右,一些基层岗位还特别注明需要经常加班等,个别职位还要求考生懂地方方言,甚至提出有驾照、懂才艺等要求,这样的细化要求让不少考生止步。
 
  记者粗略算了一下,2002年“国考”考录比例是13:1,2005年是35:1,2008年是46:1,2011年是59:1,2012年是53:1,从这一历史跨度上来看,“国考”基本上没有降温。
 
  “报考门槛的提高,反而让很多热门岗位竞争更激烈”,培训机构的李老师说,今年“国考”有46个招录职位报考比例超过1000∶1,其中,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一职位报考比例达到了4124∶1。“当然,也不否认存在理性报考因素,现在很多人更加注重自身职业规划,职业选择日趋多元化。”李老师说。
 
 
  “降温”还有不少路要走?
 
 
  “国考”为何被推上“一级大考”的位置?一项国家权威网站的调查显示:报考公务员的原因,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:“工作稳定”(40.22%)、“高福利、高保障”(35.46%)、“社会地位高”(26.60%),而只有8.12%的受调查者选择了“能更好地为人民、为社会服务”。这从侧面反映出了“公务员热”的现实因素。
 
  “国考热”高烧不退,让人忧思,究其原因,国考热犹如一枚多棱镜,折射出了诸多问题。
 
  有关专家表示,年复一年的就业压力逐步积累到今天,很容易导致有限的岗位供不应求;年复一年的国考大战,也积累下来,很容易加深社会 “求难不求易”的反向心理;加之,“官本位”、“学而优则仕”的传统意识根深蒂固,导致了大家削尖了脑袋去考公务员。
 
  “目前人们对公务员有一些脸谱化的刻板印象,似乎公务员就是 ‘高官厚禄’的代名词,这实际上是对公务员群体的误解和误读。”吴明义是2009年挤过“国考”独木桥的幸运者,两年的工作经历,让他有不少的感悟。
 
  吴明义告诉记者,除了有决策权和执行权的领导,还有许多基层公务员,他们工作很辛苦,工资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高,手上也没有什么权力,这些才是公务员的大多数。
 
  “可以说公务员职业并不轻松。”市委党校一不愿具名的教授告诉记者,在我国特有的管理体制和社会环境下,公务员所承受的压力组成了一个链条,既有追求仕途带来的升迁压力、上下级之间的人际关系压力,还有社会期待压力以及公私冲突压力。
 
  有关专家表示,“国考热”降温,需要其他行业升温。这就要求国家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给大学生提供多元的就业机会。此外,还需要完善社会保障机制,增加人们的安全感。
 
  “只有不断弱化公务员身上的权力色彩、只有积极推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,改变目前公务员与企业员工在养老、医疗等方面的二元体制,‘国考热’自然而然就会降下来。”市社科院一不愿具名的教授这样表示。
 
  各位乡亲,我们手上拿到的是法院的强制执行的生效判决,不管被执行人是否配合,我们都可以执行,但我们真的不想伤及大家,扩大矛盾,导致被执行人判决加重。希望大家能够谅解并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。
 
 
  谢谢合作!
 
 
  4、李某违法加建,联合其家人共同抗法,并用煤气进行威胁,领导派你去对其进行劝导,请现场模拟。 (2011年12月21日下午深圳市公务员面试真题:行政执法类)
 
 
  【参考解析】
 
 
  老李,你好!我是执法部门的小王,希望能跟你好好商量解决这件事情。我们知道你之所以加建,也是为了你家里人有个宽敞的家,这件事情我们会酌情处理的(问好赞扬)
 
 
  不好意思,可能我们工作人员在之前没跟你说清楚相关情况,导致你误会。(认错道歉)
 
 
  这件事情的惩罚其实没那么严重,加建主要是容易使新房变成危房,对你和家人来说不太安全。(利)你可千万不要因为这小惩罚把一家老小的生命都搭上,你看你家小孩才多大,以后前途一片光明,快点放下煤气,明天小孩还要去上学呢!(弊)
 
 
  把煤气放下来,我们好好谈谈。

相关热词搜索:山东华政教育 山东华政公务员考试网

上一篇:第一页
下一篇: 国考涉烟三岗位仍“零报名” 最热岗位72:1